Trochlear Dysplasia - 坎坷的髌骨脱位史

less than 1 minute read

Published:

本人天生股骨滑车发育不良+后期康复偷懒,导致复发性髌骨脱位和内侧支持韧带断裂,脱位严重的时候会伴随髌骨撕脱性骨折和嵌入性骨折,所以想浅浅记录一下这坎坷的脱位史

第一次脱位是十一岁在国内羽毛球训练,训练方式比较野蛮,一周三次一次三小时左右,经常打到最后呼吸不畅,全身汗如雨下。小时候特别害怕教练,也懒,每次训练开始的时候都会在厕所里躲十五分钟,错过魔鬼热身和一开始的全场跑拉球。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看似“偷懒”的行为,迎来了我的第一次脱位。

当时是在练场地前后左右四个点接杀球,需要重心很低的弓箭步。眼看着球要落地了来不及抢球,右腿一个跨步往前左腿没跟上,只好大角度扭着,脚尖朝内身体却朝左,一刹那左膝传来剧痛和强烈的错位感,过了一秒又一阵同样的感觉,回位了。世界肃静,空气凝固,骨头“咔咔”的两声震耳欲聋。当时膝盖就打软了走不了路,我只好抱着膝盖在地上坐着。可能休息了15分钟后我就好了,并继续苦逼地参与训练。

回家后跟老爸说,他没当回事说我估计是筋扭了一下,而且我本人特别无敌怕疼,平时手上被纸划伤了都会嗷嗷叫,所以我和我爸结束后一致认为这次估计也是夸大了,不至于伤到骨头了。当时没什么医学常识,但第一次脱位的友友们一定要立刻休息,戴支具制动至少3周让韧带长好,没养好就会脱第二次!有第二次就有85%的概率脱第三次并转变成复发性脱位,开刀手术是必然的结局。

第二次脱位是在学校里跳长绳,挑起来的时候非常高,但落地时脚内侧着地并扭了一下,膝盖脱位摔在地上后自动复位。当时被拉去医院才意识到,原来这是膝盖脱位,被要求休息两个月,尽量不要剧烈运动。于是老爸老妈给我停了羽毛球,转攻游泳去了。我很快就正常走路了(可能是过两天?不太记得了),并且开始了一周一次的游泳训练。后来心里一直有点小害怕,平时会小小注意一下,但由于膝盖没什么反应说实话也没怎么管。

第三次脱位是2017年6月10号,这次就开始严重了:(记得脱位前三天我重操旧业,去打了一场羽毛球双打,打得可爽了)。三天后和同学走路轻轻蹦了一下,落地时姿势有点怪异,又是咔嚓两下。这次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是钻心的痛,侧躺在地上使劲掐着疯狂抖动的大腿,面目扭曲地蜷缩着。后来体育老师给我推了个轮椅拿上作业和书本带我回家,我一路上都在不争气地哭,膝盖刺痛酸软,一下就肿成了一个馒头。

后续是爸妈带我去上海儿童医院和华山骨科都看了,结论就是滑车浅平,内侧髌骨支持韧带断裂。当时由于我还在长个子,就推荐停止发育之后再做二联手术,重建内侧支持带。这次还伴随了撕脱性骨折,髌骨上掉了一个小碎片下来卡在关节处,但好在不影响运动。大概恢复了一个月才能正常走路,后来也非常害怕用左腿,七年间都没有怎么跑步,导致左腿肌肉萎缩了一些。老爸后来带我又去看了mri,

第四次脱位是2024年12月13号,也就是最近的一次。当时是12:40左右,考完期末欢乐地走在路上准备飞长途回家,小跑了一下,左膝盖突然一阵剧烈的错位感,整个人“砰”地扑倒在地上。那一瞬间,全世界都安静了下来,耳朵里只剩下嗡嗡作响的回音。我怔怔地趴在地上,大脑一片空白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膝盖脱位的一刹那,倒是没有预想中的剧痛,是那种带着撕裂般的钝痛和麻木感,但那种熟悉又绝望的感觉直击内心,就像黑暗中反复上演的噩梦突然成真。右膝盖擦得鲜血直流,半个小腿瞬间青紫了一大片,左手右手也都磨破了皮,血肉模糊。。回家的路上很痛苦,30多个小时都很煎熬,尤其是在澳洲转了一次机,从国际航空楼还得坐大巴到国内航空,后来那两三个小时膝盖一直发疯地一样抖动。

回家之后就是漫长的康复,急诊居然跟我说我不需要支具,就在家呆着就行,给我了一副拐就让我出院了,真的很草率。专科和康复师因为圣诞节的缘故也约不到,就这样荒唐地养了一个月。快回美国上学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医生,当时的方案就是康复+暑假回来做手术,内侧支持带重建。

一个月后回美国看医生,第一个说完全不需要手术,从现在开始制动三周后重新开始去康复,韧带就长好了。我问他韧带真的能长好吗,我以前韧带就“长好”了但是仍然复发,我真的不希望再出现这次一样的事情,结果他就阴阳怪气说我知道你很聪明you did your research,你不相信我的方案那就做手术吧。当时实在是和这个医生有点不合,准备回国做手术,在这边先做physio。

康复进行了5次,康复师说我肿得有点异常,因为肿不能运动,但是不能运动又无法消肿。这本质上就是个悖论,让我再去看看专科再来做康复,并推荐了一个这边比较好的运动康复和骨科医生。受伤后第55天,我仍然完全无法行走,拄着拐去看他。结果他和第一个医生的结论截然不同,必须手术,暑假就做二联,内侧韧带是完全长不好的,就算长好也是松的,之后肯定会拖。之后他还帮我抽了积液,配了消炎药。